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草酸和异戊醇为原料,环己烷为带水剂,采用酸性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合成草酸二异戊酯.考察了酸醇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和带水剂用量等因素对于酯化反应产率的影响.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的最佳反应条件为:草酸和异戊醇的物质的量比为1∶3,催化剂用量为草酸质量的2.5%,带水剂环己烷的用量为30mL/0.1 tmol草酸,反应时间为120min,反应的酯化率在95%以上.以硫酸氢钠为催化剂的最佳反应条件为:草酸和异戊醇的物质的量比为1∶2.5,催化剂用量为1.2g/0.1mol草酸,带水剂环己烷的用量为30mL/0.1 mol草酸,反应时间为90min,反应的酯化产率可达93%.由该方法得到的草酸二异戊酯的酯化率和产品的纯度均较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推荐文章
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的研究进展
柴油
十六烷值改进剂
十六烷值
十六烷值改进剂对柴油/甲醇混合燃料燃烧特性的影响
柴油/甲醇混合燃料
十六烷值改进剂
燃烧特性
Ti(SO4)2/SiO2催化合成草酸二异戊酯
十六烷值改进剂
Ti(SO4)2/SiO2
催化合成
草酸二异戊酯
生物柴油组分与十六烷值关系研究
生物柴油
脂肪酸甲酯
十六烷值
气相色谱/质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型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一草酸二异戊酯的合成
来源期刊 化学与粘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草酸二异戊酯 十六烷值改进剂 对甲苯磺酸 硫酸氢钠 酯化反应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与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1,45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624.8+1
字数 313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闫锋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77 635 13.0 21.0
2 陈宇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16 17 3.0 3.0
3 张树丰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3 3 1.0 1.0
4 谭鹏林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2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
共引文献  (3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草酸二异戊酯
十六烷值改进剂
对甲苯磺酸
硫酸氢钠
酯化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与粘合
双月刊
1001-0017
23-1224/TQ
大16开
哈尔滨市中山路164号
14-113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72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148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