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第3代软骨细胞在生物反应器中经载荷培养的软骨生成效应,为自体软骨移植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取3~4月龄西门塔尔小牛新鲜膝关节软骨,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软骨细胞.将第3代软骨细胞与多孔聚氨酯支架复合制备细胞-支架复合体.实验分为5组,分别为空载培养2周组(A组)、直接载荷培养2周组(B组)、空载培养4周组(C组)、直接载荷培养4周组(D组)、空载培养2周后载荷培养2周组(E组).空载培养时将细胞-支架复合体置于培养箱中孵育;载荷培养是在生物反应器中模拟体内关节微环境,对细胞-支架复合体进行垂直加压和界面旋转的复合载荷运动.各组于各时间点取材,行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DNA定量分析,实时定量PCR检测Ⅰ型胶原、Ⅱ型胶原、蛋白聚糖、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COMP)和表层蛋白(superficialzone protein,SZP) mRNA表达,并行甲苯胺蓝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 结果 各组细胞-支架复合体分泌的DNA含量、GAG含量以及GAG/DNA比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载荷培养后,大量GAG从支架释放至培养液中,且随载荷时间增加GAG释放相应增加(P<0.05).Ⅰ型胶原mRNA相对表达量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载荷培养后,B组Ⅱ型胶原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A组(P<0.01),D、E组显著高于C组(P<0.01);D、E组蛋白聚糖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C组(P<0.01),E组显著高于D组(P<0.01);B组COMP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A组(P<0.01),E组显著高于C组(P<0.01);E组SZP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C、D组(P<0.05).甲苯胺蓝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载荷培养能增强软骨细胞合成分泌GAG;各组Ⅰ型胶原和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无变化,但D、E组表现较强的蛋白聚糖免疫染色增强作用. 结论 不同载荷均能促进以传代软骨细胞为基础的软骨再生,空载培养后载荷培养可能是最佳的软骨再生培养模式,但载荷诱导第3代软骨细胞的软骨生成效应弱化.
推荐文章
组织工程软骨实验生物反应器的设计
组织工程
软骨
生物反应器
组织工程软骨生物反应器的设计
组织工程
软骨细胞
计算流体动力学
生物反应器
组织工程软骨生物反应器的设计
组织工程
软骨细胞
计算流体动力学
生物反应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生物反应器中不同载荷培养促进传代软骨细胞的软骨生成效应
来源期刊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软骨组织工程 传代软骨细胞 生物支架 生物反应器 载荷培养 软骨缺损修复
年,卷(期) 2013,(7) 所属期刊栏目 干细胞与组织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6-792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07/1002-1892.2013017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宁 62 305 10.0 14.0
2 柴伟 59 356 11.0 15.0
3 陈继营 90 593 14.0 19.0
4 张国强 38 197 8.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软骨组织工程
传代软骨细胞
生物支架
生物反应器
载荷培养
软骨缺损修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月刊
1002-1892
51-1372/R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
62-80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5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241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