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政府执政能力面临严峻考验,但相关部门仍然习惯运用“压制型”模式予以应付.“压制型”治理模式以行政法“管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以追求社会的“刚性稳定”为目标,以行政单方“强制措施”为手段,在实践操作中已呈现诸多合法性危机.根据我国行政法治的发展状况,并反思地方政府治理群体性事件的经验和教训,建立一种新的群体性事件治理模式——“回应型”治理模式势在必行.“回应型”治理模式以相对人有序参与为手段,以“平衡论”作为理论基础,将维护社会“韧性稳定”作为终极目标.该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够从根源上实施风险防范、危机处理和权益保障.为将“回应型”治理模式合法化,行政法需要在微观层面进行严谨缜密的制度设计,而关键是建构相对人有序参与群体性事件处理过程的程序制度.
推荐文章
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趋向探析
群体性事件
社会矛盾
社会怨恨
“三农”问题
腐败
风险社会视阈下的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特征及治理
风险社会
环保群体性事件
治理
当前我国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态势及其治理思路
群体性事件
发展态势
治理思路
我国农村群体性事件的乡土化特征及破解
群体性事件
乡土化
社会互动方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群体性事件的行政法治理模式——从压制型到回应型的转变
来源期刊 当代法学 学科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压制型模式 回应型模式 相对人参与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32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1272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戚建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80 574 13.0 2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119)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9)
同被引文献  (139)
二级引证文献  (13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4)
  • 引证文献(1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7)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6(3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7(31)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8(35)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9(35)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20(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群体性事件
压制型模式
回应型模式
相对人参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当代法学
双月刊
1003-4781
22-1051/D
大16开
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12-342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8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519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