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X光衍射、稳定同位素等多种手段研究,认为野牛滩岩体形成温度不高于600℃,岩体形成深度为4~5 km,相当于大陆地壳上部壳层的下部.岩体形成时岩浆水与大气降水交换不充分,而且处于较低氧逸度环境.矿物包裹体成分说明岩浆水对成矿不利.多种测年资料证实野牛滩岩体形成于奥陶纪末,岩体形成后野牛滩地区隆起不高,因此其近侧的塔尔沟钨矿剥蚀不深.
推荐文章
甘肃野牛滩岩体的形成环境及其成矿作用
野牛滩岩体
构造环境
成矿作用
塔儿沟钨矿
石硐沟银多金属矿
本科物理化学教学体会初步
物理化学
教学
体会
浅谈物理化学教学的点滴体会
物理化学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教学思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甘肃野牛滩岩体形成的物理化学环境及隆起-冷却史
来源期刊 西北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野牛滩岩体 物理化学环境 隆起冷却 甘肃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8-155
页数 8页 分类号 P58
字数 627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邹治平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1)
共引文献  (68)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4)
197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野牛滩岩体
物理化学环境
隆起冷却
甘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北地质
季刊
1009-6248
61-1149/P
16开
西安市友谊东路438号
52-285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3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80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