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为亲核试剂,测定了6个苯并咪唑酮α,β-不饱和酰胺衍生物(Ⅰ~Ⅵ)与GSH的加成反应活性,并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了上述化合物对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的抑菌活性,分析了供试化合物加成反应活性与其抑菌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化合物Ⅰ~Ⅴ的反应活性接近,二级动力学速率常数(KGSH)在0.0559~0.0638 L/(mmol·min)之间,化合物Ⅵ的反应活性最高,KGSH为0.290 L/(mmol·min);化合物Ⅱ和Ⅵ的抑菌活性最高,其最小抑制浓度(MIC)均为0.78μg/mL;表明苯并咪唑酮α,β-不饱和酰胺衍生物加成反应活性与其抑菌活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不能用其反应活性的高低来预测其抑菌活性.
推荐文章
2-苯并咪唑乙酮肟醚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
苯并咪唑
肟醚
合成
抑菌活性
新型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香草醛
苯并咪唑
合成
生物活性
新型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凝血活性
苯并咪唑
合成
抗凝血活性
α'-取代磺酰基-α,β-不饱和酮的不对称催化环加成反应的研究
取代磺酰基
手性钛
配合物
不饱和酮
环加成反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苯并咪唑酮α,β-不饱和酰胺衍生物加成反应活性与抑菌活性的关系研究
来源期刊 农药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α,β-不饱和酰胺 苯并咪唑酮 加成反应活性 抑菌活性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5-478
页数 分类号 O626.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7303.2013.04.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姬志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31 358 9.0 18.0
2 魏少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0 71 5.0 7.0
3 徐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3 5 2.0 2.0
4 杨春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1 2 1.0 1.0
5 甘新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α,β-不饱和酰胺
苯并咪唑酮
加成反应活性
抑菌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药学学报
双月刊
1008-7303
11-3995/S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
2-949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3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55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