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添加剂三氯生急性毒性、遗传毒性以及生理毒性作用.方法 以泥鳅为受试对象,观察三氯生在不同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内对泥鳅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及生理毒性作用,分别观察染毒后泥鳅死亡数,计算红细胞微核率和肝脏中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随着三氯生染毒浓度升高和染毒时间延长,红细胞微核率呈明显增高趋势,浓度为2.765 mg/L时,微核率达到最大,染毒后12、24、48、72 h微核率分别为(0.0206±0.0006)‰、(0.0293±0.001 5)‰、(0.0406±0.001 1)%、(0.0443±0.001 5)‰,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泥鳅肝脏中GOT和GPT活性随染毒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其敏感期出现在浓度为1.92 mg/L时.结论 三氯生对泥鳅有显著的遗传毒性与生理毒性.
推荐文章
三氯生对红白鲫的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研究
三氯生
红白鲫
急性毒性
遗传毒性
牡丹籽油对环磷酰胺致小鼠遗传毒性和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牡丹籽油
环磷酰胺
遗传毒性
肝损伤
三叶白术汤口服液的遗传毒性试验
遗传毒性
微核试验
Ames试验
染色体畸变
解酒灵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评价
解酒灵
急性毒性
遗传毒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氯生致泥鳅生理及遗传毒性作用
来源期刊 中国公共卫生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三氯生 泥鳅 微核 谷草转氨酶 谷丙转氨酶
年,卷(期) 2013,(7)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4-1016
页数 分类号 R9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47/zgggws2013-29-07-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常重杰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子细胞遗传研究室 97 836 15.0 24.0
2 陈建军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子细胞遗传研究室 42 287 10.0 14.0
3 刘海津 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12 92 6.0 9.0
4 豆晓飞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子细胞遗传研究室 4 20 2.0 4.0
5 潘春梅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子细胞遗传研究室 5 23 2.0 4.0
6 杨雪洁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子细胞遗传研究室 1 1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58)
二级引证文献  (27)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20(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三氯生
泥鳅
微核
谷草转氨酶
谷丙转氨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公共卫生
月刊
1001-0580
21-1234/R
128
沈阳市和平区砂阳路242号
8-204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951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1376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