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非样品条带的来源,并探讨其消除及控制方法。方法:在每个凝胶梳孔只加全成分上样缓冲液或缺少某些成分的试液,不加蛋白样品直接电泳,观察非样本条带出现情况,再分别对上样缓冲液中还原剂、甘油成分设置成不同浓度梯度进行电泳分析,观察条带表现。另外观察不同的上样梳预处理对条带表现的影响,明确非样品条带来源,找到去除方法。最后,进一步通过副溶血弧菌蛋白电泳结果验证非样品条带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结果:在未对上样梳进行特别处理的情况下,上样试液(全成分缓冲液或缺少某些成分的试液)中只要有还原剂和甘油就会出现非样品条带,但条带强弱与还原剂浓度、甘油含量无明显剂量关系。用8 mol/L尿素处理上样梳可使非样品条带明显减弱甚至消失。结论:非样品条带源于上样梳蛋白质污染,用尿素等离液剂或强力去污剂处理上样梳可有效减少或消除非样品条带,以消除非样品条带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推荐文章
茶树蛋白质双向电泳样品制备技术研究
茶树
双向电泳
蛋白质样品制备
蛋白质组学
旱柳根系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
林木育种学
旱柳
蛋白质组学
双向电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蛋白质电泳非样品条带来源分析
来源期刊 癌变·畸变·突变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非样品条带 上样缓冲液 污染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235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937
字数 336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616x.2013.03.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润莉 27 109 7.0 9.0
2 侯红斌 23 91 6.0 8.0
3 张勇 31 162 8.0 11.0
4 周海涛 24 119 7.0 9.0
5 李康 33 248 10.0 13.0
6 曾华书 17 41 4.0 6.0
7 马伟钦 12 30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非样品条带
上样缓冲液
污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癌变·畸变·突变
双月刊
1004-616X
44-1063/R
大16开
广东省汕头市新陵路22号汕头大学医学院内
80-285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1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14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