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山岭隧道施工阶段的围岩动态分级以开挖揭露的围岩为评价对象,随着隧道开挖支护循环动态进行.由于隧道施工的时效性,要求围岩分级不仅要合理且其评价指标要取值简便、实施过程快捷.以岩体结构控制论为基础,选取岩块强度、结构面发育特征和岩体结构特征作为基本分级因素,选取地下水、地应力发育状态和不利结构面产状影响作为修正因素;采用Bieniawski模型作为数学模型,并给定各因素权重;用字符RMD表示围岩动态分级各因素的评分,并给出各因素的定性特征和定量指标及其对应的评分区间;总评分采用百分制,并等分为五级,从差到好依次对应Ⅴ级、Ⅳ级、Ⅲ级、Ⅱ级和Ⅰ级围岩.结合河北省境内若干条山岭隧道的2000余幅掌子面的围岩分级实践,将本方法与国标BQ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RMD评分与BQ]值呈线性关系,其分级结果与BQ法有较高的一致性.
推荐文章
岩溶隧道围岩动态分级方法研究
岩溶隧道
围岩
动态分级
修正系数
岩质围岩施工阶段亚级分级的数量化理论研究
隧道施工
岩质围岩亚级分级
数量化理论
定量评定
山岭隧道堵水限排围岩力学特性分析
高水位山岭隧道
堵水限排
围岩力学特性
特征曲线
岩溶隧道围岩动态分级方法研究
岩溶隧道
围岩
动态分级
修正系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山岭隧道施工阶段围岩动态分级研究
来源期刊 铁道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山岭隧道 围岩动态分级 施工阶段
年,卷(期) 2013,(10) 所属期刊栏目 铁道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6-113
页数 8页 分类号 U451.2
字数 67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8360.2013.10.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晓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 192 3933 35.0 55.0
2 介玉新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65 1224 19.0 33.0
3 王笃礼 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质量部 16 46 4.0 6.0
4 梁昌玉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 5 169 5.0 5.0
5 马超锋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3 72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75)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73)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隧道工程
山岭隧道
围岩动态分级
施工阶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铁道学报
月刊
1001-8360
11-2104/U
大16开
北京复兴路10号
2-308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84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855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