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气压变化对地下水位微动态存在影响,而地下水位微动态变化通常携带了大量构造活动和地震异常信息,消除地下水位的气压效应对于有效识别地震异常信息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识别地下水位中主要气压影响分波并分析其变化,可以进一步探求地震过程中含水层介质的变化,进而达到预测地震的目的.本文以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为例,利用南溪、巢湖与邛崃井的地下水位与气压观测数据,进行了地下水位的气压效应消除和影响地下水位的主要气压分波识别研究.通过2种回归方法得到了消除气压影响后的校正水位;利用调和分析法结合频谱分析识别了影响水位波动的气压分波;对地震前后影响井水位变化的气压分波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地震前后主要气压影响分波发生了改变,各气压分波振幅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减,这可能与气压分波各自周期性变化有关,也可能是地震造成含水层特性发生改变从而使井水位对气压的响应改变所致.
推荐文章
西安地区地下水位下降及其环境负效应
地下水
水位下降
环境负效应
地下水位对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油菜
稻茬免耕
地下水位
产量
地下水位生态环境效应及生态环境指标
地下水位
生态环境效应
生态环境指标
真空预压中地下水位测试技术探讨与改进
真空预压
地下水位
测试技术
零压线
重力水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地下水位气压效应的消除及主要气压影响分波的识别
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学科
关键词 地下水位 气压效应 水位校正 影响分波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86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007/s11431-012-502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广才 18 221 9.0 14.0
2 赵丹 11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下水位
气压效应
水位校正
影响分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月刊
1674-7259
11-5844/TH
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531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