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新发现的兔戊型肝炎病毒(HEV)与所有已知基因型HEV抗原表位的异同,为阐明动物HEV的人畜共患特征及戊型肝炎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制备兔HEV ORF2重组蛋白R166(aa452-617),并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McAb);采用间接ELISA法及免疫印迹法,检测McAbs与已知基因型HEV ORF2重组蛋白p166Bur(1型)、p166Mex(2型)、p166US(3型)和p166Chn(4型)的交叉反应性.用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制备腹水,利用基于PCR的HEV体外中和试验,检测它们对基因1、4型人HEV和兔HEV的中和活性.结果:获得3株稳定分泌抗-R166的McAbs的杂交瘤细胞株,即1C1、6F9和10D2.其中1C1和6F9分泌的McAbs与已知1、2、3、4基因型p166均结合;10D2分泌的McAb只与R166特异结合,而不与1、2、3、4基因型p166结合.3株McAbs腹水均不能中和基因1、4型人HEV和兔HEV,提示3株McAbs针对非中和性抗原表位.结论:兔HEV与已知1、2、3、4基因型HEV既含有共同的抗原表位,也含有不同的抗原表位,具有不同的抗原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兔戊型肝炎病毒ORF2编码蛋白的抗原表位分析
来源期刊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兔戊型肝炎病毒 重组ORF2蛋白 抗原表位 单克隆抗体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1-266
页数 6页 分类号 R373.21|R392.1
字数 323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6264.2013.03.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董晨 东南大学医学院 10 68 4.0 8.0
2 孟继鸿 东南大学医学院 43 346 9.0 17.0
3 戴星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皮肤科 15 151 6.0 12.0
4 董敏 东南大学医学院 5 4 1.0 1.0
5 王松 东南大学医学院 2 1 1.0 1.0
6 梁久红 东南大学医学院 6 28 2.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6)
共引文献  (44)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2(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兔戊型肝炎病毒
重组ORF2蛋白
抗原表位
单克隆抗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6264
32-1647/R
大16开
南京市丁家桥87号
28-265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12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21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