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经形态学观察,初步判断从福建长乐、福鼎和宁德三都澳三地患“白点病”的牙鲆、青石斑鱼、大黄鱼鱼鳃和体表上分离收集的寄生虫为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 Brown.提取基因组DNA,对ITS-1序列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3株刺激隐核虫的ITS-1序列完全一致,与广东番禺PYH4.12株(DQ270010)、日本Wakayama分离株(AB608054)、台湾嘉义Chiayi株(AF490381)等序列同源性为100%,与NCBI数据库中其他刺激隐核虫分离株的ITS-1序列的同源性为90.62%~99.22%,可以鉴定3株虫均为刺激隐核虫.迸一步对刺隐核虫HSP70基因部分序列进行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3株虫间序列差异很小,说明福建省不同养殖模式、不同宿主得到的刺激隐核虫高度同源.
推荐文章
三株弧菌热休克蛋白70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热休克蛋白70(hsp70)
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
河弧菌Vibrio fluvialis
瓜实蝇热激蛋白基因hsp70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瓜实蝇
热激蛋白70基因
RACE-PCR
序列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3株刺激隐核虫的ITS-1序列与部分HSP70序列分析
来源期刊 福建农业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刺激隐核虫 ITS 白点病 HSP70
年,卷(期) 2013,(7) 所属期刊栏目 动物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5-629
页数 5页 分类号 S943
字数 335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晓东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所 31 189 8.0 12.0
3 龚晖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所 55 534 13.0 22.0
5 池洪树 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10 27 2.0 5.0
8 柯翎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所 16 29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9)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刺激隐核虫
ITS
白点病
HSP70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福建农业学报
月刊
1008-0384
35-1195/S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247号省农科院大楼
34-56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1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45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