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笼住我们的散漫和轻逸<br>  俄国诗人布罗茨基曾经有一种说法,叫“第二自我”。的确,沉醉于创作或欣赏诗乃至任何杰出的艺术时,任何人身上携带着的“第二自我”便诞生了。亚里斯多德说这是净化,而歌德则借古希腊神话故事的说法,说这是“变形记”。也许他是在说,自我内部的“变形”,可以像林中的老虎,在箭矢的追逐下变成石头。往小里说,迷倒我们的许多比喻,说的其实也是事物之间变来变去的那些事儿。于是博尔赫斯因小而大地说,一部文学史,就是比喻的发明历史。我相信,读书和写作最隐秘的渴念,就像变形或比喻一样,是要寻觅隐藏于世界中的我们的对称物,以唤醒一个更幽微的自己。因为内心困难重重的我们,更需要前所未有的对称物,来由此及彼,笼住我们的散漫和轻逸。
推荐文章
有效指导课堂笔记
课堂笔记
指导策略
小学生
小学语文
小学阅读笔记教学初探
阅读笔记
教学
小学
数学读书笔记初探
数学
读书
笔记
数学学习的有效方法--做好笔记
数学
笔记
学习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涣散笔记
来源期刊 西部:新文学(上)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年,卷(期) 2013,(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页数 6页 分类号 J6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部:新文学(上)
双月刊
1671-3311
65-1222/I
乌鲁木齐市友好南路716号
58-65
出版文献量(篇)
742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