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遗传性心律失常所致猝死的死因鉴定是法医病理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近年来心律失常易感基因/突变的发现和高通量组学技术的推广,使得利用分子遗传学方法筛查猝死的遗传学病因(即“分子解剖”)成为可能.本文通过汇总心律失常分子遗传研究的进展,综述传统遗传分析和近期全基因组关联性研究(GWAS)筛查的结果,为心源性猝死的“分子解剖”研究提供候选基因列表;并进一步比较针对不明原因猝死所开展的回顾性“分子解剖”筛查的结果,探讨新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前景.这一综述有助于更好的认识心律失常所致猝死的分子机制,并为借助新一代遗传分析技术进行分子解剖提供有益参考.
推荐文章
分子解剖技术在遗传性心律失常猝死鉴定中的应用
法医病理学
猝死,心脏
综述[文献类型]
心律失常
分子解剖
心律失常中医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心律失常
中医
现状
展望
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的研究概况
心律失常
中医药
研究概况
心律失常自动分类算法研究现状综述
心律失常
心血管疾病
分类算法
结构模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遗传性心律失常猝死的分子解剖研究现状及展望
来源期刊 中国法医学杂志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遗传性心律失常 易感基因 不明原因猝死 分子解剖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8-492
页数 5页 分类号 DF795.1
字数 291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会安 4 30 3.0 4.0
2 王立 南昌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48 324 10.0 14.0
3 匡渤海 南昌大学基础医学院 17 61 5.0 7.0
4 邓立彬 南昌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 10 20 2.0 4.0
8 熊招平 南昌大学药学院 3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0)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0(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1(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2(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法医病理学
遗传性心律失常
易感基因
不明原因猝死
分子解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法医学杂志
双月刊
1001-5728
11-1721/R
大16开
北京西城区木樨地南里17号楼303室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18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42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