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了解大学生自伤行为与其心理因素和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为大学生自伤行为的干预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方便抽取北京市2所大学在校学生794名,调查过去1 a内自伤行为的发生率和频率,同时测量自尊、自我挫败感、抑郁症状、边缘性人格障碍症状、无效家庭环境及父母教养方式,探讨自伤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有11.8%的大学生在过去1 a中有过1次或以上自伤行为,男生发生率(15.3%)高于女生(8.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父母亲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是自伤的危险因素(β男=3.42,P=0.025;β女=2.33,P=0.001),而情感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是自伤行为的保护因素(β男=-2.10,P=0.002;女生:β女=-1.60,P=0.045).结论 自伤行为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遍,家庭教养方式对自伤行为有重要影响.应研究以家庭辅导为主的干预和预防策略.
推荐文章
北京市理工科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究
北京市
理工科高校
人文素质教育
北京市大学生与中学生网络成瘾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行为,成瘾
因特网
青少年
家庭功能
社会支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北京市高校大学生自伤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学校卫生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自我伤害行为 精神卫生 家庭 回归分析 学生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心理卫生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9-561,564
页数 分类号 R395.6|C913.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钟杰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37 1054 18.0 32.0
2 梁耀坚 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系 9 266 7.0 9.0
3 攸佳宁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与心理学院 3 46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96)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99)
二级引证文献  (168)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2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7(36)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8(4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19(4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20(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自我伤害行为
精神卫生
家庭
回归分析
学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学校卫生
月刊
1000-9817
34-1092/R
大16开
安徽省蚌埠市胜利中路51号
26-48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415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1124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