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的教育主管部门开始大力倡导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认为这“应当成为我们面向21世纪改革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思考问题”。在此推动下,通识教育重新回到国内高等教育界的视域中,成为人们热议的一个话题。由于学科发展和教学实践等方面相对成熟,哲学界先行一步,围绕哲学和哲学教育展开了比较深入系统的反思与讨论,从而较快地实现观念转变,不仅比较彻底地认识到了传统哲学教育尤其是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内在局限性,而且树立了以下一些新观念:首先,哲学的无用之用就在于教育,使人们认识到“人应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最终“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
推荐文章
拨云见日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艺术
文化艺术
审美取向
多元化发展
流水线作业
物质财富
艺术形式
艺术作品
大众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校园网
校园网
信息化建设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市?
城市建筑
国际化大都市
城市化运动
急功近利
循序渐进
大跃进
城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我们应当提供什么样的哲学通识教育
来源期刊 教育科学文摘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通识教育 哲学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 应当 20世纪90年代 文化素质教育 教育主管部门 高等教育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50
页数 2页 分类号 G64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亮 南京大学哲学系 182 963 15.0 2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通识教育
哲学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
应当
20世纪90年代
文化素质教育
教育主管部门
高等教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教育科学文摘
季刊
新乡市建设东路46号
出版文献量(篇)
4554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