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纳秒脉冲和飞秒脉冲不同的损伤机制,分别建立了两种多脉冲激光损伤模型.脉宽小于10 ps时,损伤是由于等离子体形成造成介质发生烧蚀所致,对此建立了基于电子密度演化方程的介质击穿模型;脉宽大于100 ps时,损伤是由于热沉积造成介质发生熔融所致,对此建立了基于傅里叶热传导方程的介质热损伤模型.通过计算两种模型下激光参数和材料参数对多脉冲损伤的影响,发现由于损伤机理不同,不同参数对单脉冲损伤阈值和多脉冲损伤阈值的影响趋势不完全一致,敏感程度也不同.通过计算得到了与实验结果一致的多脉冲损伤阈值与脉冲数间关系,使定量预估多脉冲损伤阈值和元件使用寿命成为可能.
推荐文章
脉冲激光辐照CCD探测器仿真研究
脉冲激光
CCD
峰值功率
脉冲宽度
重复频率
饱和阈值
超短脉冲激光辐照固体靶产生超热电子研究
超短脉冲激光
固体靶
超热电子
轿车电控喷油器脉冲激光焊研究
喷油器
脉冲激光焊
组织特征
重叠度
金属液流动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脉冲激光辐照下介质损伤理论研究
来源期刊 强激光与粒子束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激光诱导损伤 透明介质 多脉冲激光 理论模型
年,卷(期) 2013,(12) 所属期刊栏目 光学元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01-3306
页数 6页 分类号 O437
字数 439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88/HPLPB20132512.33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志超 16 86 6.0 8.0
2 陈松林 23 92 6.0 7.0
3 罗晋 11 83 5.0 9.0
4 马平 54 355 11.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25)
197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激光诱导损伤
透明介质
多脉冲激光
理论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强激光与粒子束
月刊
1001-4322
51-1311/O4
大16开
四川绵阳919-805信箱
62-76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3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6166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