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苦碟子注射液经盐酸酸化,HPD大孔树脂柱分离,得到总酚酸部分,以抗坏血酸(Vc)做为阳性对照,利用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自由基法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法对其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总酚酸部分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为此,我们利用大孔树脂柱色谱、MDS-5反相制备色谱对总酚酸进一步分离,共获得6个酚酸类成分.采用上述活性评价的方法对所获得的6个成分进行了抗氧化活性评价,发现除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外,其它5个酚酸类成分均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其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及总抗氧化能力好于或与阳性对照Vc相当.
推荐文章
苦碟子注射液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
脑卒中
抑郁
苦碟子注射液
苦碟子注射液活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苦碟子注射液
总黄酮
总有机酸
大孔树脂
含量测定
苦碟子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缺血性脑卒中
苦碟子注射液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临床总有效率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血浆黏度
Barthel指数
苦碟子注射液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研究
苦碟子注射液
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苦碟子注射液抗氧化成分的分离与活性评价研究
来源期刊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苦碟子注射液 DPPH FRAP 抗氧化活性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开发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2-67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32
字数 348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姜瑞芝 46 514 10.0 21.0
2 陈英红 57 545 10.0 21.0
3 王颖 22 76 5.0 7.0
4 韩威 3 5 1.0 2.0
5 罗浩铭 吉林大学药学院 4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79)
二级引证文献  (44)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9(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苦碟子注射液
DPPH
FRAP
抗氧化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月刊
1001-6880
51-1335/Q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二段16号
62-107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62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6040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