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活着》将福贵放在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中,讲述了一个农民的生存史.先锋小说代表人物余华采取传统现实主义,将新旧中国的时代动荡与城乡的历史纪事作为宏大框架,同时,又用讽刺与黑色幽默的笔法,将主人公苦难一生的个人叙事摆在天平的另一端,溶解了重大的政治灾难,消解了严肃的历史话语.本该沉重的宏大叙事反被个体的叙事凌驾其上.本文试从轻重的权衡上,看到余华创作的意图.
推荐文章
叙事的游戏——论余华小说《此文献给少女杨柳》的叙事手法
《此文献给少女杨柳》
先锋小说
故事
叙事手法
视角
时间概念
余华非理性创作的批判意识
余华作品
非理性创作
批判意识
叙事治疗述评
叙事治疗
自我认同
外化
解构
重写
述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余华《活着》中的宏大叙事与个体叙事
来源期刊 文学教育(下) 学科
关键词 《活着》 宏大 个体 轻重
年,卷(期) 2013,(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者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6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506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活着》
宏大
个体
轻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学教育(下)
月刊
1672-3996
42-1768/I
16开
湖北省武汉市
38-423
200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477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849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