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规范安徽茯苓菌种的分离、接种以及制备的关键技术,建立茯苓菌丝的薄层鉴别方法,为茯苓菌丝的成分分析进行初探.方法 精选茯苓传统产区的优质茯苓菌核,进行种苓的母种、原种、栽培种的分离和扩大培养,对茯苓菌丝进行薄层鉴别.结果 经分离得到的茯苓原种、栽培种菌丝生长旺盛,色白、均匀、致密、粗壮,茯苓特异香气浓郁.经TLC检视出茯苓菌丝特征性斑点.结论 建立的薄层鉴别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茯苓菌种的质量.
推荐文章
利用呼吸作用鉴别优质茯苓菌种初探
茯苓
菌种
呼吸速率
栽培
发酵茯苓菌丝体和天然茯苓多糖的研究
发酵茯苓菌丝体
天然茯苓
多糖
提取率
总糖
松根液对发酵茯苓菌丝产量和多糖成分的影响
松根液
发酵
茯苓菌丝
茯苓多糖
茯苓菌菌丝的核相及染色技术研究
茯苓
核相
锁状联合
染色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安徽茯苓菌种的制备及菌丝的定性鉴别
来源期刊 海峡药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茯苓 菌种培育 TLC
年,卷(期) 2013,(10) 所属期刊栏目 药剂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0
页数 3页 分类号 TQ460.4
字数 171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德玲 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安徽省现代中药重点实验室 97 638 15.0 19.0
2 金传山 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安徽省现代中药重点实验室 101 761 16.0 20.0
3 沈炳香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医药部 32 113 6.0 9.0
4 胡珂 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安徽省现代中药重点实验室 10 21 3.0 4.0
5 许甜甜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医药部 10 47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茯苓
菌种培育
TLC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峡药学
月刊
1006-3765
35-1173/R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通湖路330号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117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830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