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hTERC基因、C-MYC基因异常扩增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结合TCT检查和HPV检测,初步建立更有效的宫颈高级别病变临床筛查方案.方法 对308例患者宫颈脱落细胞行宫颈病变液基细胞学检测,表面等离子谐振技术检测HPV感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宫颈脱落细胞内的hTERC、C-MYC基因;对细胞学检查异常、HPV检测阳性或hTERC、C-MYC基因异常扩增的患者按诊疗常规进行治疗,必要者行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hTERC基因、C-MYC基因异常扩增率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升高.不同方案随着筛查病变程度的加重,其筛查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均升高,但筛查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均降低.单一TCT、hTERC基因、C-MYC基因检测在筛查宫颈CINⅡ及以上级别病变的灵敏度均显著低于TCT联合hTERC基因或C-MYC基因检测,但筛查特异性较高.筛查宫颈CINⅢ及以上级别病变,单一C-MYC基因检测的筛查灵敏度高于单一TCT或者hTERC基因检测,筛查特异性也高.结论 hTERC基因和C-MYC基因异常扩增率均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增加,能较准确地反应宫颈病变阶段,对筛查宫颈高级别病变具有较好的作用.
推荐文章
Skp2、C-myc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宫颈癌
宫颈内瘤样病变
Skp2蛋白
C-myc蛋白
hTERC基因和C-MYC基因在宫颈病变筛查和诊断中的应用
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
人髓细胞增生原癌基因
荧光原位杂交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病变细胞中hTERC、 c-myc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宫颈肿瘤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端粒酶
基因,c -myc
Slc26a9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基因
胃癌
SNP位点
基因多形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hTERC基因、C-MYC基因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来源期刊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鳞状细胞癌 荧光原位杂交 hTERC基因 原癌基因c-myc
年,卷(期) 2013,(8) 所属期刊栏目 分子、生化遗传学与PCR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3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7.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树玉 233 465 11.0 16.0
2 兰永连 65 43 3.0 6.0
3 余兰 63 79 4.0 8.0
4 梁毓 50 73 3.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宫颈上皮内瘤变
鳞状细胞癌
荧光原位杂交
hTERC基因
原癌基因c-myc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月刊
1006-9534
11-3743/R
大16开
北京市100039信箱651分箱
80-418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432
总下载数(次)
1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