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探讨张仲景《伤寒论》肾虚水泛证治及表里先后治疗原则.方法:通过细解《伤寒论》第82条-第94条及第316条等条文,阐述张仲景之肾虚水泛证治及表里先后治疗原则.结果:①第82条的真武汤证是汗出过多,损伤阳气,鉴于阳气易伤而难复,水湿易停而难消,所以肾阳损伤之初,早补阳气,以杜绝病情进一步发展至水湿停留,犹如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之意.而第316条的真武汤证,则是由于病程日久,阳气重虚,肾的水液代谢失常,已致水湿停留,形成内涝,亟须排水抗涝.故而若以真武汤重在“治水”的角度而言,那么第82条所列病证用真武汤治疗就是为了防汛,而第316条所列病证用真武汤治疗就是为了排涝.②真武汤证出现四肢沉重疼痛,是由于水湿之气浸渍经络、肌肉、骨骼、关节,在皮表以内,脏腑以外,既非麻黄桂枝可以发越水气,亦非茯苓、白术、泽泻可以通利水湿,故配伍芍药,能够利血脉、行郁滞、泄孙络,通泄经脉肌肉关节中的水气.③第94条原文提出了太阳病未解可能出现的三种不同情况,以脉象提示患者正邪力量的强弱和分布,同时指导治疗方法,预示治疗效果.同是太阳病未解,如果“脉阴阳俱停”的“停”是指暂时隐伏不见,提示表里正气旺盛,堪与邪气决战,正盛邪实,交争剧烈,邪正相持,气血暂时为之不通,故可能会见到战汗痛解的结果;如果“但阳脉微”,说明表邪郁闭,气血不得周流,故可用汗法进行解表散邪治疗而使病解;如果“但阴脉微”,说明里邪盛实,阻滞气机,营卫不利,故可用下法进行治疗而使病解.而其根本意图仍旧是提示表里先后的治疗原则.结论:深入探讨张仲景之肾虚水泛证治及表里先后治疗原则并以通俗的语言加以解说对中医理论发展和临床运用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推荐文章
《伤寒论》表里同病辨治
表里同病
《伤寒论》
张仲景
基于"常变观"谈《伤寒论》表里同病之辨治
表里同病
解表
治里
常变观
伤寒论评话第22章桂枝建中治表里,随经过经属传变——新传变方式——“经传”的提出
伤寒论
柴胡类证
少阳病
小柴胡汤证
大柴胡汤证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加芒硝汤
"经传"
《伤寒论》脾胃病证治探要
伤寒论
脾胃病
痞满
便秘
呕吐
下利
腹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伤寒论评话第20章肾虚水泛有新久表里辨治分先后——肾虚水泛证治及表里先后治疗原则
来源期刊 中医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伤寒论 张仲景 肾虚水泛 真武汤证
年,卷(期) 2013,(8) 所属期刊栏目 仲景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27-1130
页数 分类号 R22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华龙 82 337 9.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伤寒论
张仲景
肾虚水泛
真武汤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学报
月刊
1674-8999
41-1411/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号
36-15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109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643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