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浓硫酸与硝酸混酸对碳纳米管的进行了酸氧化处理,并采用TEM,FTIR和ESR对处理后的碳纳米管的形貌,官能团类型和电子自旋状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酸处理能够切断碳纳米管,并且使其管径变小,同时可以使碳纳米管的C-C键发生断裂,产生-COOH.ESR图谱显示电子自旋谱的峰高比随酸处理时间增加而增加,意味着增加碳纳米管中未成对电子和导带电子数量有所增加.同时酸处理后的碳纳米管的g因子和线宽都随着酸处理时间增加而增加,g因子从2.012增加到2.018,线宽从19×10-4增加到26×10-4,意味着缺陷能够影响电子自旋状态.
推荐文章
电子自旋共振在聚合物研究中的应用
电子自旋共振
自旋标记法
聚合物
基于VB 6.0智能电子自旋共振仪系统绘图模块实现
智能电子自旋共振仪
VB
6.0
动态曲线
双游标
实时通信
影响窗玻璃γ辐射响应的电子自旋共振波谱研究
窗玻璃
电子自旋共振波谱(ESR)
辐射
剂量响应
电子自旋共振技术分析植物油氧化
电子自旋共振
氧化
自由基
植物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酸处理对碳纳米管电子自旋共振谱的研究
来源期刊 人工晶体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碳纳米管 酸处理 电子自旋共振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7-180,185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43.3
字数 304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海燕 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195 1122 15.0 22.0
2 王晓刚 西安科技大学材料学院 139 838 15.0 23.0
3 李敏 西安科技大学材料学院 14 59 4.0 7.0
4 陈进 西安科技大学材料学院 13 38 4.0 6.0
5 李健健 西安科技大学材料学院 1 4 1.0 1.0
6 王超 西安科技大学材料学院 26 58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碳纳米管
酸处理
电子自旋共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工晶体学报
月刊
1000-985X
11-2637/O7
16开
北京朝阳区红松园1号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北京733信箱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23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80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