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泰顺药发木偶戏源于宋代的“药发傀儡戏”,其艺术形式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乡土文化特征.泰顺药发木偶戏是在东瓯和闽越巫傩文化形态的基础上,糅合了佛教和道教的宗教形态,以及地方的俗神信仰意识形态,形成的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泰顺药发木偶戏的艺术形式是象征性与感性材料的抽象统一,是具有独特的本体性格的艺术审美形态.
推荐文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创新保护与传承——以高州木偶戏为例
非遗文化遗产
数字化
高州木偶戏
大数据
瓜州木偶戏发展历程及特点初探
瓜州木偶戏
民间艺术
戏剧
文化形式
玉林木偶戏的艺术价值及其发展新途径的探索
玉林木偶戏
艺术审美价值
发展
论评剧表演艺术形式的新变化
评剧
表演
艺术形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泰顺药发木偶戏艺术形式诠释
来源期刊 美术教育研究 学科
关键词 药发木偶戏 艺术形式 地域特征 俗神文化 象征性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0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434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牟宇宙 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1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药发木偶戏
艺术形式
地域特征
俗神文化
象征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美术教育研究
半月刊
1674-9286
34-1313/J
16开
安徽省合肥市
26-227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006
总下载数(次)
134
总被引数(次)
328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