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我国学界大部分学者认为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本质体现和内在要求,这种看法只看到了两者关系中的一个方面,还应该把以人为本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方法论,只有这样,以人为本的理念才不至于空洞模糊,而是更加具有实践性和现实性,这就要求必须首先确立人的独立性和主体性,和谐社会才有可能形成,这也是莱布尼茨个体性原则的现实意义所在。事实上,这也是对现实人的个体独立性作用于社会普遍和谐的本体论证明。
推荐文章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建筑设计
以人为本
建筑
理念
节能
可持续发展
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以人为本
人力资源
人性假设
以人为本的公园设计
公园
设计
文化历史
艺术探讨
低碳环保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单子的个体性出发对以人为本的再分析
来源期刊 青年与社会 学科
关键词 个体性 整体和谐 以人为本 和谐社会
年,卷(期) 2013,(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5-185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195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冯信兴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1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个体性
整体和谐
以人为本
和谐社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青年与社会
旬刊
1006-9682
53-1037/C
大16开
云南省昆明市
64-28/38
195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270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59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