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与乙肝病毒相关的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院内真菌感染患者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此类患者抗感染药物的合理选择提供现实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3年5月间本院收治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院内真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其抗感染用药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79名患者中,有59例(74.68%)在出现真菌感染前有细菌感染史,并有54例(91.53%)曾接受过抗生素治疗,主要用药为三代头孢和喹诺酮类。真菌感染的部位为呼吸道39例(49.36%),消化道19例(24.05%),泌尿系统10例(12.66%),腹腔6例(7.59%)和血液系统5例(6.33%)。共分离出菌株192株,其中白色念珠菌98株(51.04%),热带念珠菌14例(7.29%),光滑念珠菌7例(3.65%)。共有73例(92.41%)患者接受了抗真菌药物治疗,使用总例次为158例次,其中使用例次最多为氟康唑,其次为硝酸咪康唑和大蒜素。其中有32例患者出现死亡(43.83%),其中有13例确定是死于继发真菌感染(18.06%)。结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常并发院内真菌感染,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和消化道常见,白色念珠菌病是最常见的菌株。多种抗生素使用史、病情较重、血象降低或为此类患者并发院内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推荐文章
HIV感染合并乙肝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临床分析
HIV
乙型肝炎
慢加急性肝衰竭
不同评分系统对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短期预后的诊断价值
肝炎,乙型,慢性
肝功能衰竭
预后
慢加急性肝衰竭
终末期肝病模型联合血清钠
慢性肝衰竭-序贯器官衰竭评估
亚太肝脏研究协会慢加急性肝衰竭研究小组评分
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肝炎,乙型
肝功能衰竭
临床特点
预后
影响因素
血清白细胞介素-37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乙型肝炎病毒
白细胞介素37
预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院内真菌感染患者抗感染药物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实用医药 学科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慢加急性肝衰竭 院内真菌感染 抗感染药物
年,卷(期) 2013,(3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2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191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健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乙型肝炎病毒
慢加急性肝衰竭
院内真菌感染
抗感染药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用医药
旬刊
1673-7555
11-5547/R
16开
北京市和平里七区乙16号楼314室
80-600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0713
总下载数(次)
48
总被引数(次)
29530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