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至诚之道"是《中庸》修身治国的基础理论之一,向来为学者们所重视,千百年来注家蜂起。然而,由于立场不同,文化背景差异,其解释至今众说纷纭。本文从文本语义学入手,重新进行解读,认为"诚"是天道,"诚之"是人道。对普通人来说,与生俱来的至纯真"性"被后天参差不齐的"气"所蔽,虽然有"诚",但所"诚"不全,所以需要通过"择善固执",不断努力,才可以逐渐达到"至诚"。达到"至诚",则必然能洞明万事;能洞明万事,则必然"至诚"。"诚"、"明"对举,"诚"为体,"明"为用。人有至诚,则自然及物,至诚之性不仅以一身之"成"为外在彰显,而且必然同时以成就他人、成就外物为特征。至诚者以曲致直,成己成物,参天赞地。作为一种最高明的修习境界,在现实人生中,亦有其最真实的化用和形态。这就是《中庸》最后几章所讲的"至诚无息"。
推荐文章
论设计的中庸之道
设计
中庸
中道
庸道
产品开发
蔡元培与中庸思想的研究
蔡元培
中庸
研究
浅谈中庸之道与中医养生中的平衡思维
中庸
平衡
养生
天人相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中庸》的至诚之道
来源期刊 中国非营利评论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中庸 至诚之道 修德治国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46
页数 16页 分类号 B222.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燕 四川师范大学政教学院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 16 11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庸
至诚之道
修德治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非营利评论
半年刊
32开
北京市西城区华龙大厦B座1605室社会科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9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