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监测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的膈肌功能.方法 纳入2013年5月至2013年11月机械通气≥72 h、病情稳定、通过撤机筛查、拟行自主呼吸试验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运用新型多功能食管电极管结合双颈前外侧膈神经磁刺激(BAMPS),监测膈神经传导时间(PNCT)、膈肌复合动作电位(CMAP)和颤触性跨膈压(TwPdi).结果 共人选14例患者,1例不能耐受磁刺激,2例无膈肌肌电信号,1例未刺激到膈神经,1例未获得有效颤触性跨膈压(PNCT、CMAP分别为7.2 ms、1.26 mY),9例取得完整检查数据的ICU机械通气患者PNCT、CMAP、TwPdi分别为(8.5±1.5) ms、(1.01 ±0.35) mV、(11.2±4.7)cm H2O.结论 新型多功能食管电极管结合膈神经磁刺激可客观综合评估ICU患者的膈肌功能,但不是所有患者都适用.
推荐文章
颈襻或胸锁乳突肌支与膈神经吻接重建呼吸功能的应用解剖
颈襻
副神经
膈神经
神经吻接术
截瘫
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皮质-膈肌通路的电生理评价
通气机,机械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膈神经
锥体束
电生理学
床旁超声在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和膈肌萎缩中的应用
重症医学
膈肌
膈肌功能异常
呼吸监测
超声检查
机械通气患者早期呼气末膈肌厚度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机械通气
呼气末膈肌厚度
预后
超声检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型多功能食管电极管和双颈前膈神经磁刺激评估机械通气患者膈肌功能的应用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学科
关键词 机械通气 膈肌功能 双侧膈神经磁刺激 膈神经传导时间 膈肌复合动作电位 颤触性跨膈压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机械通气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8-352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07/1671-6205.201408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黎毅敏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31 80 4.0 8.0
2 毛璞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8 28 4.0 5.0
3 刘晓青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24 40 2.0 6.0
4 何为群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15 49 4.0 7.0
5 陈思蓓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10 7 2.0 2.0
6 王银燕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4 9 2.0 3.0
7 林志敏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2 0 0.0 0.0
8 黄勇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机械通气
膈肌功能
双侧膈神经磁刺激
膈神经传导时间
膈肌复合动作电位
颤触性跨膈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双月刊
1671-6205
51-1631/R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
62-246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78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