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作为学科核心概念的“文学”,都是一个现代才产生的新概念.那么,在什么意义上才可以说“孔子的文学思想”或者“孟子的文学观念”呢?这个长期被许多人当作不言自明的问题需要重新认真探究,要从起源期着手,找到文学观念的滥觞,并循此追踪,了解其后的生成、嬗变、转换、定型.发生认识论的目的就在于研究认识的运动与生成,发生学视角的介入,有助于文学史研究和文论史研究避免以今例古,从而把今天的理论立场和对于对象的真实历史考察恰当结合起来.因此,文学观念发生史研究,既是文学史和文学理论史创新研究的必要前提,也是中国文化传统和文学精神确立发展的坚实基础,意义十分重大.王齐洲的《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史》在这个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推荐文章
“读图时代”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实践与反思——以《中国古代文学史传》为例
读图时代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传》
“读图时代”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实践与反思——以《中国古代文学史传》为例
读图时代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传》
现代教育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改革探析
教学现状
教学困境
教学改革
美育: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金钥匙
美育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
金钥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文学史和文学理论史创新研究的必要前提——读王齐洲《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史》
来源期刊 华中学术 学科
关键词 文学观念 发生学 文学史 文学理论史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古代文学与古典文献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4-149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406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先霈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 79 207 9.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文学观念
发生学
文学史
文学理论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中学术
不定期
978-7-6522-4099-0
16开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200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