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作者的前期研究已证明,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能够高效表达重组中国明对虾溶菌酶,但目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本实验研究了重组中国明对虾溶菌酶包涵体的变性条件,并分别采用稀释复性法和亲和层析复性法对包涵体进行处理.实验结果发现,亲和层析复性明显优于稀释复性,具有更高的蛋白复性产率.在亲和层析复性实验中,分别优化了上样量、pH和温度3种因素.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蛋白复性液在pH 8.0的缓冲体系下,降低上样量并提高环境温度,会有效提高复性效率.亲和层析复性得到高纯度、可溶的重组对虾溶菌酶蛋白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壁微球菌均具有高效的抑菌活性.
推荐文章
重组人γ-干扰素包涵体稀释复性
重组人γ-干扰素
包涵体
稀释复性
一种免疫诱导的中国明对虾溶菌酶样抗菌物质的研究
中国明对虾
免疫诱导
溶菌酶样因子
电喷雾离子阱质谱
巯基微球协助重组γ-猪肝酯酶包涵体体外复性
生物分离
蛋白质复性
聚集(作用)
二硫键
巯基微球
重组γ-猪肝酯酶
重组瑞替普酶包涵体制备及其体外复性
生物分离
蛋白质复性
二硫键
正交实验设计
瑞替普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重组中国明对虾溶菌酶包涵体的复性研究
来源期刊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溶菌酶 包涵体 重组蛋白 复性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食品与生物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9-242
页数 4页 分类号 TS254.1|Q5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志文 37 197 9.0 13.0
2 丛丽娜 57 255 8.0 14.0
3 李成 22 36 4.0 5.0
4 武瑶 2 1 1.0 1.0
5 张艳敏 1 0 0.0 0.0
6 梁雯靖 1 0 0.0 0.0
7 宋宛霖 1 0 0.0 0.0
8 姚鹏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溶菌酶
包涵体
重组蛋白
复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4-1404
21-1560/TS
大16开
大连市甘井子区轻工苑1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7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21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