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DFT+U第一性原理计算,预测了过渡金属锰( Mn)掺杂立方氧化锆( c-ZrO2)体系的电子和光学性质。当c-ZrO2中的Zr原子被Mn原子取代后,体系的电子态密度图表明体系的带隙减小,同时价带顶的电子密度明显增加使得价带展宽约5%。在自旋向上通道中,费米面附近的电子密度源于Mn 3d电子与O 2p电子的强烈混合,使得掺杂体系具有半金属铁磁性能,这也可能是引起体系带隙减小的原因。本研究还表明,通过Mn掺杂,体系折射率明显增加,在约为2.8 eV低能区域形成新的坡度陡峭的光吸收峰,这一发现使Mn掺杂c-ZrO2用作光吸收材料成为可能。通过Zener双交换机制解释了体系的铁磁性能,该理论也曾用于解释其他化合物;同时也探讨了体系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之间的联系。
推荐文章
Pt掺杂锐钛矿型TiO2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第一性原理研究
Pt掺杂
锐态矿型TiO2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C掺杂Mg(B1-xCx)2的电子结构和弹性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Mg(B1-xCx)2
第一性原理
电子结构
弹性性质
掺杂单层MoS2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M oS2
能带结构
态密度
掺杂
第一性原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Mn 掺杂 c-ZrO2电子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来源期刊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性质 光学性质 铁磁性 Mn掺杂 c-ZrO2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化学与化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6-91
页数 6页 分类号 O48
字数 41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6040/j.issn.1672-3961.9.2014.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任皞 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5 141 7.0 10.0
2 赵帅 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46 225 9.0 12.0
3 张玉芬 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5 2 1.0 1.0
4 王成 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4 151 7.0 11.0
5 侯志涛 山东大学合作发展部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性质
光学性质
铁磁性
Mn掺杂
c-ZrO2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双月刊
1672-3961
37-1391/T
大16开
济南市经十路17923号
24-221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95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242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