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0.55m×0.4m低湍流航空声学风洞某模型及其支撑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直接测量支撑系统和热线间接测量模型尾流相结合的方法,测量并分析了风洞模型-支撑系统的涡激振动模态,给出了测量方案和数据处理方法。采用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功率谱分析方法,获得了模型-支撑系统的三阶振动频率分别为31.1、120.9和221.4Hz;采用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频域滤波和频域积分方法,提高了有效信号的信噪比,获得了模型-支撑系统振动的振型和振动节点位置;采用热线测量模型尾流分离涡脱落频率的方法,获得了模型一阶和二阶振动的尾流涡激频率分别为31.1和124.1 Hz,并从测量尾流速度脉动量获得了模型振幅变化和抖振边界信息。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热线测量模型尾流从而分析模型振动的方法,有利于小尺度的模型振动测量,而且相对于加速度传感器装于模型表面的直接测量方法而言,对试验模型的绕流流场干扰较小,为测量风洞试验模型的涡激振动模态提供了一种方法。
推荐文章
大比例主梁节段模型涡激振动风洞试验分析
大比例节段模型
涡激振动
雷诺数效应
基于涡激力偏相关的大跨度桥梁涡激振动线性分析方法
涡激振动
大跨度桥梁
偏相关
风洞试验
大跨度桥梁涡激振动及其半经验模型介绍
大跨度桥梁
涡激振动
半经验模型
风洞试验
拖缆涡激振动特性分析
涡激振动
水动力系数
仿真
拖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风洞模型-支撑系统涡激振动测量与分析
来源期刊 实验流体力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模型-支撑系统 振动模态 尾流 涡激振动 热线风速仪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设备及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64
页数 6页 分类号 TB936
字数 476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729/syltlx2013009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余永生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及测试技术研究所 6 95 4.0 6.0
2 王元兴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及测试技术研究所 12 22 3.0 4.0
3 朱博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及测试技术研究所 11 48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52)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9)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模型-支撑系统
振动模态
尾流
涡激振动
热线风速仪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验流体力学
双月刊
1672-9897
11-5266/V
大16开
四川绵阳211信箱
62-47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87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24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