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针对BMIPF6和OMIPF6两种离子液体,在电极表面远离零电荷电位且以负电荷表面电位下,运用AFM力曲线详细地研究了其与Au(111)单晶电极界面所形成的层状结构与温度的关联.在15~40℃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其离子液体层状结构越稳定.温度对OMIPF6离子液体层状结构的稳定性和数目的影响较BMIPF6缓和:温度变化5℃,OMIPF6靠近表面第一层层状结构的力值变化仅为1~2nN,而BMIPF6第一层层状结构的力值变化为3~5nN;较低温下,BMIPF6中层状结构的数目有所增加,而OMIPF6的层状数目始终保持两层,且随温度的变化并不敏感.这可归因于两种离子液体的阳离子尺寸以及与电极表面的作用方式和强度不同;同时,OMIPF6较粘稠,其热运动受温度的影响不甚敏感.
推荐文章
苝四甲酸二酐在Au(111)表面的取向生长及电子结构研究
同步辐射光电子能谱
近边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
界面结构
分子取向
TATB/AU复合薄膜的温台原位AFM分析
物理化学
TATB聚酯胶
复合薄膜
原位AFM
缓蚀剂吸附行为的电化学及AFM力曲线研究
十二胺
吸附
电化学测试
AFM力曲线
p型CdZnTe晶体(111)B面的Au/Zn复合电极的制备和研究
CdZnTe
复合电级
金半接触
势垒高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Au(111)-离子液体界面层状结构与温度关联的原位AFM力曲线研究
来源期刊 电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电化学界面 离子液体 Au(111) 双电层 层状结构 AFM力曲线 温度影响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电化学近期研究专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5-301
页数 7页 分类号 O64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08/j.electrochem.13089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笑 2 1 1.0 1.0
2 钟赟鑫 1 0 0.0 0.0
3 颜佳伟 9 3 1.0 1.0
4 毛秉伟 16 89 3.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化学界面
离子液体
Au(111)
双电层
层状结构
AFM力曲线
温度影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化学
双月刊
1006-3471
35-1172/O6
大16开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D信箱(化学楼)
34-61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0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6377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