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建立石杉碱甲-玉米醇溶蛋白微球体外释放的测定方法,并考察载药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色谱柱:ODS-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pH 2.5磷酸盐缓冲液-乙腈(86:14,V/V);检测波长:31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25 ℃;进样量:20 μL.将石杉碱甲载药微球加以不同的释放介质,在摇床中振荡,定时取样并补以新鲜介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石杉碱甲的累积释放率,并用不同释药模型对水为介质的释放结果进行拟合.结果 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符合方法学要求,分别以零级、一级、Higuchi以及Ritger-Peppas方程对以水为介质的释药曲线进行拟合,相关系数分别为0.693 8、0.902 5、0.964 6和0.954 7.介质的pH和离子强度不同,药物的释放结果不同.结论石杉碱甲-玉米醇溶蛋白微球在水中的释放符合Higuchi模型,微球中药物的释放机制以扩散为主.不同的pH和离子强度主要是分别通过影响石杉碱甲的溶解度和玉米醇溶蛋白的相对疏水性来影响石杉碱甲从微球中的释放速率.
推荐文章
石杉碱甲缓释微球的体外释放度及其体内外相关性研究
石杉碱甲
缓释微球
体外释放度
体内外相关性
白屈菜红碱明胶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研究
白屈菜红碱
明胶
正交设计
微球
玉米醇溶蛋白膜的应用研究
玉米醇溶蛋白膜
水溶性
破裂时间
风味料
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石杉碱甲-玉米醇溶蛋白微球释放特性的研究
来源期刊 药学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玉米醇溶蛋白 微球 体外释放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制剂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3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44.9
字数 292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丁平田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113 766 16.0 24.0
2 宋韶锦 4 9 1.0 3.0
3 刘华丽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2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1)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效液相色谱法
玉米醇溶蛋白
微球
体外释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药学研究
月刊
2095-5375
37-1493/R
大16开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9999号黄金时代广场G座1909室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29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205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