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有限元法和控制体积法,建立了双圆柱气囊缓冲系统的有限元模型。以着陆速度为6.7m/s,高为2 m ,直径为1 m的圆柱形气囊为例,利用LS-DYNA软件计算气囊缓冲过程中空投设备的速度和加速度,并对影响气囊缓冲性能的织物弹性模量、排气孔开口面积以及气囊初始内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当气囊织物的弹性模量 E≤0.5 GPa时,增大弹性模量可以显著提高气囊的缓冲性能;当气囊织物的弹性模量 E>0.5 GPa时,增大弹性模量对气囊缓冲性能的影响很小。(2)在不超过排气阀门值的范围内,增大气囊的初始内压可以有效地提高气囊的缓冲性能。
推荐文章
双气室缓冲气囊多学科设计优化
缓冲
有限元
双气室
气囊
多学科设计优化
单圆柱气囊缓冲性能探讨
圆柱形气囊
缓冲
控制体积法
有限元法
双等比CMOS缓冲器的设计
双比CMOS缓冲器
双等比CMOS缓冲器
等比CMOS缓冲器
不同地面条件重装空投气囊着陆缓冲过程数值分析
空投系统
土壤模型
缓冲气囊
有限元
土壤变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圆柱气囊缓冲性能分析
来源期刊 计算力学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双圆柱气囊 缓冲 控制体积法 有限元法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216
页数 5页 分类号 V19|O39
字数 228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11/jslx201402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海明 北京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 24 124 6.0 10.0
2 黄国 北京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 5 31 2.0 5.0
3 李玮洁 北京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 4 31 2.0 4.0
4 徐晓亮 3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圆柱气囊
缓冲
控制体积法
有限元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计算力学学报
双月刊
1007-4708
21-1373/O3
大16开
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大连理工大学校内)
8-180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8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617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