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菌种保藏机构为保藏、鉴定和分散菌种的机构,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意义.最早的菌种保存机构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开始其他类似机构陆续问世.至今,全世界有近千个微生物保藏机构,规模不定,功能和性质各异.保藏菌株不仅限于纯培养物的妥善保存,还包括细胞系、杂交瘤、菌株DNA、RNA和蛋白质物质和信息的收集;建立国际统一的微生物标准,实现全球所有微生物菌种资源共享和数据整合,是今后WFCC(国际微生物联盟)的努力方向.本文重点介绍真菌相关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历史、发展现状和前景.
推荐文章
药用真菌猪苓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展望
猪苓
蜜环菌
生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
食用菌菌种低温保藏及转管技术
菌种
保藏方法
斜面
杏鲍菇菌种保藏技术分析
杏鲍菇
菌种保藏
技术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真菌菌种保藏机构的历史、现状及展望
来源期刊 中国真菌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菌种保藏 微生物 真菌 国际微生物联盟 菌株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继续教育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5-35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79
字数 356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维达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真菌科 5 11 2.0 3.0
2 占萍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真菌科 3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菌种保藏
微生物
真菌
国际微生物联盟
菌株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真菌学杂志
双月刊
1673-3827
31-1960/R
大16开
上海市凤阳路415号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3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71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