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深圳得以在短短的35年时间内崛起为一个大都市,不啻为一个当代的世界性奇迹.而这一进程蕴藏在深圳的建造史以及各个主要的建筑中,非常典型地表现了20世纪80、90年代的中国人对于现代化的想象;更重要的是关联着中国一个起始于18世纪的历史性结构,这一结构以北京为中心,表现出一种内外有别和以内化外的力量构型,它与西方的现代性共同合力,并分别塑造了18世纪的广州和19世纪的上海,深圳特区的出现仍然可以被看成是这一历史结构的当代再现.文章追溯了这一进程,并着力于这一历史结构的挖掘,目标是要呈现出以深圳建造为表征的中国经验的特殊意义.
推荐文章
康德与现代性
康德
现代性
同一性
主体性
审美自律
审美现代性
解读《陕北启示录》
陕北高原
解读
电视纪录片
可持续发展
风云人物
历史事件
自然环境
民族命运
现代性与当代建筑的思考
现代性
现代建筑观
可持续发展建筑观
城中村改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深圳启示录建造的现代性与中国经验的历史结构
来源期刊 时代建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边界城市 历史结构 力量构型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深圳:一个可以作为当代世界文化遗产的速生城市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3
页数 4页 分类号 TU-098.1(265)
字数 844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冯原 中山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 24 9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边界城市
历史结构
力量构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时代建筑
双月刊
1005-684X
31-1359/TU
大16开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704室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4-466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52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222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