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已公布的114种真菌线粒体基因组数据为依据,对cob内含子及其编码的Ⅱ型LAGLIDADG归巢内切酶进行全面分析,以揭示其进化规律.在cob内含子中共发现27个Ⅱ型LAGLIDADG归巢内切酶基因,其中18个位于S433内含子插入位点,其余9个散布在另外8个插入位点.结合Pfam数据,将Ⅱ型LAGLI DADG归巢内切酶分成10个主要类群,其中4个类群存在不同生物界物种间的水平迁移.S433位点的18个归巢内切酶均属于类群1,它们与宿主内含子可能从共同祖先垂直遗传而来,并在传递过程中伴有水平迁移;其他归巢内切酶及宿主内含子则应是水平迁移的结果.类群1中的归巢内切酶可分为两个亚类,两亚类识别的靶序列存在明显差异;保守模体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它们大多数具有潜在内切酶活性.全面呈现了真菌线粒体cob内含子及其编码的Ⅱ型LAG LI DADG归巢内切酶的存在状态和进化模式,为归巢内切酶的改造和设计提供了新素材.
推荐文章
21种大眼蟹线粒体COI基因比较及系统进化分析
大眼蟹
DNA条形码
线粒体COI基因
遗传距离
系统发育
一种外生菌根真菌的鉴定及系统进化分析
兴安落叶松
外生菌根
ITS
物种鉴定
系统地位
广西猪圆环病毒2型的遗传进化分析
猪圆环病毒2型
ORF2基因
基因型
遗传进化分析
丝孢真菌无性与有性进化分析
丝孢真菌
系统分类
有性基因多样性
生态遗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真菌线粒体cob中Ⅱ型LAGLIDADG归巢内切酶进化分析
来源期刊 菌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真菌线粒体 cob 归巢内切酶 LAGLIDADG结构域 进化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63-1073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46/j.mycosystema.1301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小平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保护学院 4 5 2.0 2.0
2 陈志刚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保护学院 1 2 1.0 1.0
3 汤玮婧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保护学院 1 2 1.0 1.0
4 魏爱云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保护学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真菌线粒体
cob
归巢内切酶
LAGLIDADG结构域
进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菌物学报
月刊
1672-6472
11-5180/Q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B401
2-499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2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41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