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有心理研究表明,在进行家教的过程中,若父母运用不恰当的语言,很容易对孩子的心灵产生较大的杀伤力.这主要是由于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远低于成年人,敏感、脆弱,往往在父母不经意的语言刺激下,遭到“语言暴力”的伤害.但同时,孩子也具有接受暗示的能力,若父母能适当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暗示教育,同样可以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推荐文章
润物细无声——德育工作交流
纪念日主题活动
科技实践
心理教育活动
德育熏陶
情感教育润物细无声
情感教育
情感效应
心灵的钥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润物细无声
来源期刊 心理与健康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4,(7) 所属期刊栏目 育儿教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57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心理与健康
月刊
1005-7064
11-3387/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安康胡同5号
82-582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8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7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