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对甲状腺上动脉、喉上神经、舌动脉、舌下神经与舌骨大角尖部进行解剖学测量,为经咽后间隙入路行上颈椎显露寻找相对安全显露区域. 方法 17具(33侧)10%福尔马林固定的灌注红色乳胶成人头颈部标本,以舌骨大角尖部(THB)为解剖学参照标志,观察并测量甲状腺上动脉、喉上神经、舌动脉、舌下神经与舌骨大角尖部的距离及相对关系. 结果 距舌骨大角尖部后下方0.907±0.131 cm以内,舌骨大角尖部下方1.196±0.283 cm以上,特别是上述两点连线的内上方区域,是避免甲状腺上动脉、喉上动脉损伤的相对安全范围;距舌骨大角尖部后下方0.627±0.283 cm处的内上方区域,是避免喉上神经损伤的相对安全范围;舌骨大角尖部内上方0.864±0.268 cm处后下方的区域是避免舌动脉损伤的相对安全显露范围;舌骨大角尖部内上方1.426±0.263 cm处后下方区域是避免舌下神经损伤的相对安全范围. 结论 舌骨大角尖部(THB)后下方0.627±0.283 cm处内上方向,THB前内上方0.864±0.268 cm后下方之间的区域是咽后间隙入路行上颈椎显露的相对安全区域.
推荐文章
改良肩胛深层入路显露上胸椎的应用解剖
上胸椎
肩胛区
应用解剖学
手术人路
上颈椎前路经皮穿刺手术入路的解剖学研究
经皮穿刺
寰枢椎
手术入路
应用解剖
上颈椎侧方入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上颈椎
侧方入路
应用解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上颈椎咽后间隙入路安全显露区域的测量
来源期刊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舌骨 咽后间隙 上颈椎 应用解剖学
年,卷(期) 2014,(6)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7-571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23.1
字数 417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万炜 南华大学医学院人体形态实验中心 43 177 7.0 11.0
2 曹奇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脊柱外科 47 158 7.0 10.0
3 唐国军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脊柱外科 32 101 6.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舌骨
咽后间隙
上颈椎
应用解剖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双月刊
2095-1116
43-1509/R
16开
湖南省衡阳市南华大学校内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6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63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