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A,SEA)对兔上颌窦黏膜纤毛上皮超微结构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48只兔完全随机分成低剂量SEA组(0.3ng/ml)和高剂量SEA组(30 ng/ml),每组24只.造模后每天向低剂量SEA组和高剂量SEA组左上颌窦腔分别注入SEA 2 ml,右上颌窦腔每天注入2ml生理盐水作为对照侧.造模后3、7、14、28d每组任意选6只免行鼻窦CT检查,后处死并获取双侧上颌窦黏膜标本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用苏木精-伊红(HE)和甲苯胺蓝染色在光镜下观察黏膜炎性改变情况.用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黏膜上皮超微结构改变.以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14、28d,高剂量SEA组鼻窦CT检查示左上颌窦腔浑浊;光镜观察分析示左上颌窦黏膜上皮溃疡百分比分别为(22.73 ±5.72)%、(30.79 ±4.30)%,上皮下层厚度分别为(113.34±14.81) μm、(120.86±12.35) μm,与低剂量SEA组的(5.12±1.98)%、(5.38±1.64)%、(71.08±10.39) μm、(81.63 ±9.32) μ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10.079、19.132、8.090、8.782,P值均<0.01),与对照组的(4.08±1.29)%、(4.81±1.62)%、(37.45±7.67) μm、(38.79±7.68) μm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11.016、19.592、15.759、19.541,P值均<0.01);电镜观察示纤毛大片缺失,可见复合纤毛、胞质突起、内质网扩张及线粒体肿胀.而低剂量SEA组在14、28d,CT检查左上颌窦腔透明,嗜酸粒细胞计数多于高剂量SEA组和对照组(q14值分别为5.871、6.766,q28值分别为7.572、8.970,P值均<0.05),但上皮溃疡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1.512、0.859,P值均>0.05);电镜下见纤毛紊乱、相互粘连,无明显缺失,未见复合纤毛及胞质突起,内质网及线粒体结构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SEA在低浓度时引起鼻窦黏膜变应性炎性反应,而对纤毛上皮结构无显著破坏作用;SEA在高浓度时可导致纤毛上皮细胞内线粒体和内质网结构发生改变,并引起纤毛丢失及上皮脱落,可能是诱发急性鼻-鼻窦炎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