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化疗不良反应与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转移酶(UGT)1A1基因TATA盒区域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32例恶性肿瘤患者在使用伊立替康治疗前采集外周血1 mL,提取外周血的基因组DNA,测定UGT1A1基因启动子区TATA盒区域中TA序列重复出现的频率;观察患者使用伊立替康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并统计分析TA6/TA6、TA6/TA7、TA7/TA7基因型出现的频率及其与伊立替康相关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结果32例患者中共检测到UGT1A1纯合子TA6/TA623例(71.88%),杂合突变型TA6/TA79例(28.12%),未发现纯合子TA7/TA7型患者。TA6/TA6和TA6/TA7基因型患者出现Ⅲ度以上延迟性腹泻、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及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0-Ⅱ度患者(均P<0.05);TA6/TA7Ⅲ-Ⅳ度患者延迟性腹泻、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呕吐的发生率均高于纯合子TA6/TA6的Ⅲ-Ⅳ度患者(均P<0.05)。结论在应用伊立替康进行化疗前行UGTIA1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可以筛查高危人群,预测伊立替康的严重不良反应,以便指导临床用药。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伊立替康相关不良反应与UGT1A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来源期刊 实用临床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伊立替康 不良反应 UGT1A1 基因多态性 肿瘤
年,卷(期) 2014,(1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内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
字数 226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吉兆宁 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肿瘤中心 57 261 8.0 11.0
2 程静 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肿瘤中心 14 60 4.0 7.0
3 陈传荣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 2 9 2.0 2.0
4 张刚 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肿瘤中心 2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4)
共引文献  (42)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伊立替康
不良反应
UGT1A1
基因多态性
肿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临床医学
月刊
1009-8194
36-1242/R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大道461号
44-119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36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416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