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合成了一种新的稀土配合物[Nd(C20 H15 FN2 O4)2 Cl·H2 O]·7H2 O,并研究其抗肿瘤活性。方法: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热重-差热分析,确定了该类配合物的化学组成。采用四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了配体 N1,N3-双邻甲苯甲酰基-氟尿嘧啶(DTFu)及配合物对 HepG2肝癌细胞株和 ZR-75-30人乳腺癌细胞株的抗肿瘤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周期。结果:DTFu 及其钕配合物对两种细胞株均有明显抑制增殖的能力,且钕配合物抗肿瘤活性明显强于配体。结论:配合物通过抑制细胞进入 S 期,影响肿瘤细胞内 DNA 的复制和合成,从而使细胞在 G1期堆积,最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推荐文章
新型5-氟尿嘧啶前药的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
5-氟尿嘧啶
前体药物
抗肿瘤
肿瘤细胞株
新型5-氟尿嘧啶-吲哚菁染料偶合物的合成
5-氟尿嘧啶
近红外荧光探针
IR780
IR783
5-氟尿嘧啶-吲哚菁染料偶合物
合成
抗肿瘤药物
5-氟尿嘧啶衍生物的合成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5-氟尿嘧啶
衍生物
2-BF
MTT比色分析法
抗肿瘤活性
毒性
5-氟尿嘧啶-β-环糊精前药的合成
5-氟尿嘧啶
环糊精
靶向前药
合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5-氟尿嘧啶衍生物-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来源期刊 赣南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N1 ,N3-双邻甲苯甲酰基-氟尿嘧啶 配合物 抗肿瘤活性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4-49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14
字数 278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范小娜 85 410 12.0 13.0
2 刘霞 64 152 6.0 8.0
3 夏侯国论 22 85 7.0 8.0
4 王恩军 3 34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N1 ,N3-双邻甲苯甲酰基-氟尿嘧啶
配合物
抗肿瘤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赣南医学院学报
月刊
1001-5779
36-1154/R
大16开
江西赣州市医学院路1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25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01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