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鲁克沁二叠系(P3W)是吐哈油田2012年底发现的低孔、低渗深层稠油储层,勘探初期通过改造措施探索,证实了压裂措施对低品位储层经济动用的有效性.为进一步提升单井产量,形成深层稠油压裂技术系列,针对储层埋藏深、破裂压力高、温度高、原油粘度高、岩性复杂的特征,通过室内研究与现场实践相结合,开展了二次加砂、高砂比、大粒径、分层压裂、高温延迟交联压裂液、针对性加砂方式等技术的储层适应性研究与试验.现场应用49井次,施工成功率93.8%,增液有效率97.9%,平均单井日增液9.7m3,增油有效率73.5%,平均单井日增油6.6t,累计增油13609t,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推荐文章
鲁克沁构造带二叠系稠油油藏特征与主控因素
鲁克沁构造带
成藏特征
主控因素
岩性油气藏
二叠系
鲁克沁构造带稠油成藏机制研究
吐哈盆地
鲁克沁构造带
断层封闭性
稠油
成藏机制
吐哈油田鲁克沁地区稠油氮气泡沫驱认识与实践
深层稠油
注水开发差
氮气泡沫驱
调驱
增产
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研究进展
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生物地层
事件地层
磁性地层
层序地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鲁克沁二叠系深层稠油压裂技术研究与实践
来源期刊 西部探矿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深层稠油 砂砾岩 压裂液 段塞式加砂 组合粒径
年,卷(期) 2014,(10)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与钻掘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80
页数 3页 分类号 TE357
字数 221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建伟 吐哈油田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13 130 6.0 11.0
2 蒋明 吐哈油田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4 15 2.0 3.0
3 邓强 吐哈油田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2 1 1.0 1.0
4 何海波 吐哈油田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深层稠油
砂砾岩
压裂液
段塞式加砂
组合粒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部探矿工程
月刊
1004-5716
65-1124/TD
大16开
新疆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东街279号
58-159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397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528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