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詹姆斯·乔伊斯是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他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更是在批评界和社会大众中倍受青睐。《都柏林人》通过描写其中处于社会下层的小人物的平凡生活向大家展示了一幅死气沉沉,黯淡无光的都柏林景象。《阿拉比》是其中很具代表的一篇,也是儿童篇的最后一篇。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小男孩追求懵懂的爱情,以及最后爱情破灭,自我顿悟的故事。目前,国内外研究《阿拉比》的文章不在少数,其中大部分是研究作品所展现的社会现实,小说的叙事技巧以及男孩的顿悟。这些研究大多是关注作者与文本本身。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阿拉比》之所以如此受大众欢迎的原因正是乔伊斯在创作中不断地含沙射影、欲言又止,充分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其作品的意味大出意料之外,一再打破读者的先入经验,超出了期待视野,使读者感到振奋,拓展了期待视野。
推荐文章
从“男孩危机”看小学教育
男孩危机
教育模式
学习方式
评价体质
动画剧本与接受美学
动画剧本
接受美学
审美接受
从"心斋"、"坐忘"说看庄子的美学思想
庄子
心斋
坐忘
美学思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接受美学看《阿拉比》中男孩的爱情之旅
来源期刊 美与时代:学术(下)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接受美学 召唤性结构 期待视野 《阿拉比》
年,卷(期) 2014,(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2-114
页数 3页 分类号 I562.07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道莹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接受美学
召唤性结构
期待视野
《阿拉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美与时代:美学(下)
月刊
1003-2592
41-1061/B
郑州市大学路75号
36-262
出版文献量(篇)
667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