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化工学报       
摘要:
在膨胀比ε=2~6、振荡管长径比L/d=87~737、射流激励频率f=10~240 Hz范围内,探讨了振荡管内入射激波衰减规律及其对压力波制冷机内流动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入射激波相对强度Δpx/Δp0随着管长相对位置 x/L 增大而不断减小,入射激波衰减与管内气体黏性力和摩擦力作用、激波对管内气体增压增温作用以及与反射激波发生透射和反射作用有关;振荡管越短,管内入射激波相对强度降低越少,封闭端所产生的反射激波也越强,制冷机的最大制冷效率ηmax会逐渐降低;增大管长会降低压力波制冷机的制冷效率波动幅度,有利于改善压力波制冷机变工况性能。基于量纲分析和实验数据得到了入射激波相对强度衰减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最大误差为5.70%。
推荐文章
气波机振荡管内削弱反射激波的研究进展
振荡管
反射激波
消波技术
一种削弱振荡管内反射激波能量的方法
热分离机
反射激波
振荡管
消波技术
后缘射流对跨音速翼型激波振荡影响的数值模拟
射流
激波振荡
跨音速
附面层分离
火箭推力室喷管内激波对RBCC性能影响分析
RBCC
引射模态
火箭推力室喷管
正激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振荡管内入射激波衰减及其对冷效应的影响
来源期刊 化工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压力波制冷机 激波衰减 振荡管 制冷效率 流动 气体 传热
年,卷(期) 2014,(9) 所属期刊栏目 流体力学与传递现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10-3417
页数 8页 分类号 TQ05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438-1157.2014.09.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曦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3 52 4.0 5.0
2 李学来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50 188 7.0 10.0
3 黄成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8 21 3.0 3.0
4 林跃东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7 25 3.0 4.0
5 郑闽锋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5 16 3.0 4.0
6 雷晓健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4 14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压力波制冷机
激波衰减
振荡管
制冷效率
流动
气体
传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工学报
月刊
0438-1157
11-1946/TQ
大16开
192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7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8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