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bsp;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神经营养素3(Neurotrophines-3,NT-3)在细胞分化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病毒载体临床应用存在安全隐患,利用真核表达载体表达蛋白为解决安全性问题提供了一种方法。目的:构建双基因共表达载体pIRES 2-BDNF-NT-3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 BDNF和NT-3基因核心序列是通过直接PCR的方法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基因组DNA中获取。然后将BDNF的cDNA片段插入到pIRES2-EGFP多克隆位点构建pIRES2-BDNF-EGFP载体,随后将NT-3 cDNA片段以替换EGFP的方式插入pIRES2-BDNF-EGFP中,最后构建成为含有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的pIRES2-BDNF-NT-3双基因共表达载体。实验通过双酶切和DNA测序方法对其鉴定,将重组的双基因共表达载体感染HEK293细胞,利用RT-PCR与Western-blot方法检测双基因的表达。 <br>  结果与结论:DNA测序显示,提取的BDNF和NT-3均与基因库报道序列一致。构建的pIRES 2-BDNF-NT-3双基因共表达载体经Eco RⅠ/Bam HⅠ切出BDNF条带,经Bam HⅠ/NotⅠ双酶切后切出IRES-NT-3片段,经Eco RⅠ/NotⅠ双酶切后切出BDNF-IRES-NT-3片段。RT-PCR与Western-blot方法检测显示,此载体转染后的HEK293细胞均能表达BDNF和NT-3 mRNA和蛋白。结果证实,实验成功采用IRES序列构建了能分别表达的 BDNF 和 NT-3双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推荐文章
小鼠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基因的克隆及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基因克隆
真核表达载体
视网膜色素变性
小鼠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表达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绿色荧光蛋白
融合蛋白
Hela细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营养素3真核双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来源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营养素3 真核双表达载体 转染 双PCR
年,卷(期) 2014,(15)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与方法 -- 组织构建与生物活性因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69-2376
页数 8页 分类号 R318
字数 13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014.15.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丰慧根 新乡医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75 167 6.0 8.0
2 林俊堂 新乡医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61 101 5.0 6.0
3 李卫东 新乡医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7 2 1.0 1.0
4 栗炳南 新乡医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4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营养素3
真核双表达载体
转染
双PCR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z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5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5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5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5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4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