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后见之明效应指的是根据事件的结果反馈进行的判断与不知道事件结果前的判断,也就是后见与先见的系统差异。后见之明效应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但对其发生机制的解释还存在着很大争议,本文从发展的角度探讨了后见之明效应的三大理论解释,包括自我中心偏差、抑制功能缺陷、以及源监控能力不足。其研究范式可以分为两类,假定型设计和记忆型设计。对于后见之名效应的研究,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同时,也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本文探讨了后见之明效应的研究范式和其产生的有关理论,并进行了简单综述。希望能有助于理解后见之明效应的发生机制以及社会认知的发展。
推荐文章
基于流体入口效应理论下产出剖面精细解释方法及应用
多相管流
产出剖面
细分产层
精细解释
入口效应理论
"按之则热气至"理论源流探析
按法
热气至
按法作用
温经散寒
行气活血
两种理论解释Aharonov-Bohm效应的对比分析
Aharonov-Bohm效应
矢势
电子双缝干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后见之明效应机制的理论解释
来源期刊 才智 学科
关键词 后见之明效应 产生机制
年,卷(期) 2014,(3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1-301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190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惠雅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后见之明效应
产生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才智
旬刊
1673-0208
22-1357/C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5950
总下载数(次)
386
总被引数(次)
1129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