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人性论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占据基础地位,中国的很多问题都围绕人性问题展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孟子认为人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是人天生就具有的,但人性可失,所以要通过修身养性、反身内省等方法找出人本身的善良之心。所以孟子说:“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矣。”而荀子却认为人性向恶,他认为人都有好利恶害的自然本性,但人性可化,所以可以通过注错习俗、进行师法之教,从而成为圣人。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虽不同,但他们却有着一致的伦理目标,就是成为圣人。
推荐文章
论孔子之“人性论”
孔子思想
人性论
荀子的人性论及其启示
荀子
荀学
性恶论
修身
李二曲人性论思想探微
李二曲
人性论
本然之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孟子“人性论”与荀子“人性论”之比较管窥
来源期刊 学科
关键词 孟子 荀子 人性论
年,卷(期) 2014,(44) 所属期刊栏目 管理视窗 -- 商业文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8-109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384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骆萍 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孟子
荀子
人性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周刊
1009-9808
51-1019/F
16开
四川省成都市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857
总下载数(次)
187
总被引数(次)
4228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