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通过对日本建筑学者伊东忠太(1867—1954年)的学术生涯与著作的分析,探讨了中国建筑史这一学科领域在其初创时期的知识与政治环境及其对中国建筑史基本叙事结构之形成的影响。作者力图说明,中国建筑早期文献中对唐代及唐以前建筑的推崇和强调,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在东亚的权力转移的结果,即中国的衰落与日本的崛起。文章通过对伊东氏主要学术著作文本和图像的研究,揭示了《中国建筑史》~①与《中国建筑装饰》~②两部专著在写作方法上的不一致——前者用历史学方法而后者用人类学方法——以及这种差异背后所隐含的政治动机。这一差异也反映出日本殖民主义中深层的文化矛盾。而伊东氏的《法隆寺》一书则从学术领域完成了东亚的精神传统从中国向日本的历史转换。
推荐文章
还原林徽因在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试论林徽因对中国建筑的贡献
林徽因
建筑学术成果
中国营造学社
建筑地位
中国建筑设计(创作)的现状与展望
中国建筑设计创作
设计史的沿革
改革开放
前景展望
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
课程教学改革
中国建筑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伊东忠太的学术研究看中国建筑史基本叙事结构的成因
来源期刊 中国建筑史论汇刊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中国建筑史学史 伊东忠太 东方主义 日本建筑 法隆寺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0
页数 28页 分类号 TU-09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水山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国建筑史学史
伊东忠太
东方主义
日本建筑
法隆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建筑史论汇刊
半年刊
16开
北京市
200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3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6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