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倘若我们粗略扫视北朝石窟中的佛弟子像法服,我们可能轻易地把它们看成褒衣博带式,与中国同一时期造型艺术中常见的文人服饰相同。但假如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并不都是如此;北朝晚期的弟子像'大袖'别样,弟子并非穿着宽博大衣,而是一种未经缝制的衣片式法服。根据笔者在中原北方典型佛教石窟寺,如大同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的调查,佛弟子在北魏时期皆穿宽博法服,这应是受到了汉族传统的褒衣博带式大衣影响,系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之结果。邯郸响堂山石窟中东魏北齐时期雕造的弟子像,似乎遵循传统的上座部沙门法服。依据汉译律典和西行求法高僧的记载,我们认为北朝晚期石窟中的弟子法服多转奉天竺旧俗,以传统的三衣为主。所谓三衣,即下衣、上衣、大衣,皆为长方形衣片,既没有缝制,也不具领口,既无衣袖,也无裤腿。石窟中的弟子法服通常包括三衣及僧祗支,其中,大衣主要作右袒式披覆。这应是东魏北齐王朝崇尚西域文化,即北齐'西胡化'的结果。至于二弟子身份,迄今学界习惯称之为迦叶与阿难。依据若干新近检出的佛教碑铭和吉迦夜与昙曜共译《付法藏因缘传》,可以把他们定为释迦牟尼佛的两大弟子——迦叶和阿难,即付法藏第一祖和第二祖。